
(一) 結構改造的前提
1.居室過多或過?。哼@是很常見的居室通病,結構設計不適于居住,空間間隔不科學。這樣的房屋當然要來一次“內科手術”了;
2.光線不佳:窗戶太小是最影響光線的因素。盡管還談不上暗無天日,但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情愿把明媚的春光拒之窗外,追求光明的愿望無論如何都是應該得到滿足的;
3.居室功能結構不合理:有的房屋在設計上沒有做到以人為本,功能堪稱“奇特“,簡直要讓人哭笑不得。這是非改造不可的,除非你想刻意苦練自己的弊氣功力;
4.有特別需要改造的:比如房屋使用用途的變更啦,需要安裝什么奇異的設施啦,就得改造原有的結構,以適應其需要。
(二)舒適和適用的界定
1.改造的居家功能或結構達到居家生活理想要求;
2.感覺良好,居住特別方便;
3.令人開心,看起來順眼,用起來方便;
4.高興,滿意(自我滿意)。
(三)家居結構改造舒適和實用的原則
1.自己或家人認為舒適就好,無須顧及別人的看法;
2.改造要考慮到居室的安全性;
3.充分滿足個性化要求要有長遠眼光,不要一時沖動去改造;
4.要留有一定的余地,不必一次完成(到位);
5.不要隨潮流而改造;
6.不要克隆他人的“舒適”或實用設計。
(四)家居結構改造的禁忌
1.改變所有原設計的功能;
2.大改(傷筋動骨),忽視安全問題;
3.心血來潮,沒有考慮周詳便改造;
4.他人的東西;
5.過于“另類”;
6.改造不徹底,方案不科學,不夠到位;
7.后遺癥問題過多。
所有的裝飾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,生搬硬套和硬性拼湊只能給人凌亂的感覺。尤其是在裝修之前,有些人喜歡去別人家“取經”,結果自己家的裝修風格凌亂,不成體系。
住宅不宜太花哨
舒適住宅是人溫馨的精神港灣,讓人生活起來舒服應是裝修的重要目的之一。要注重休閑空間的設計,要使人一走進自己的住宅就有回家的感覺,而不要誤以為是走進酒吧或其他公共場所。“有回家的感覺”,這似乎是很平常很一般的要求,但也恰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。如果連這樣一個最低的要求不能實現,那豪華高檔的裝修又有什么意義呢?
住宅裝修是品位的體現,它在無言中傳遞著主人特有的人文信息,最忌千篇一律隨大流。室內的空間布局、家具的陳設擺放、色彩的設計組合,是采用中式,還是傾向西式;是愛好簡潔,還是喜歡繁復,都要體現自己的個性特點,體現自己的文化內涵,體現自己的審美情趣。裝修中應在實用的基礎上注重文化品位的提高。
實用住宅不是藝術品,不是博物館,它首先是人們賴以安身的居所,因此應該以實用為主,切不可本末倒置。無論是客廳、臥室,還是廚房、衛(wèi)生間,都要從實用出發(fā),進行合理的設計,使人覺得實用方便。人每天都要在自己的住宅里生活、活動,如果為了“好看”而放棄“實用”為了豪華而不顧“方便”,不是太虧待自己了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