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家具“以舊換新”引發(fā)全民低碳潮”本文就針對這一話題為大家做個介紹,以便您在生活中有個正確的認識,下面就跟隨勝芳在線家具批發(fā)網的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!
回望2015年“以舊換新”活動的各種衍生,新鮮尚存,感動仍在。有一瞬間,我們誤以為,家居圈里的“硝煙”已然散去,愉悅地思念某個人或物,成了首要任務。
政府部門一則簡單但惠民的“家具以舊換新補貼10%”政策,讓消費者和家具品牌蠢蠢欲動,家具、建材、燈具,2014年老百姓能獲得的以舊換新補貼越來越多,也越來越全。而在這輪以舊換新的腳步逐漸放緩時,北京青年報《廣廈時代》發(fā)現(xiàn),有人轉換思維,全身心投入到對舊物的改造上,希望借由“舊物新生”揭開人們藏在心里的感動。
別輕言放棄舊物渴望獲新生
破自行車、老樟木箱子、舊家具、不成套的窗簾,這些曾經被“嫌棄”的舊物件兒,其實尚未完成使命,也不想功未成身先退。它們的內心獨白,有人忽略了,也有人銘記于心。
“跟家具打了一輩子交道,有時候看著花殘粉退的老家具要被淘汰,真心舍不得。不僅是為了環(huán)保,還因為老家具里都是故事和回憶。”曲美家具總裁趙瑞海告訴《廣廈時代》,幫舊物重生,等同于幫消費者留住記憶。
在曲美家具的發(fā)動下,還有許多“愛管閑事的人”在為喚醒舊物新生命努力著。2015年的北京國際設計周中,有12位設計師把承載著主人回憶的舊家具從偏遠的庫房拉到自己的身邊,經過一個月的閉門改造,讓它們重獲新生;回收材料再設計品牌“內存”的創(chuàng)始人魏明輝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(fā),報紙、雜志、飲料瓶和罐頭瓶也有“生命”,經過創(chuàng)意設計和精細手工的洗禮,它們就能擁有新命運。
用設計挽留生活的故事
今年9月份,《廣廈時代》在歌華設計館“舊愛設計”展覽現(xiàn)場看到,在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中,座椅變成了蹺蹺板,沙發(fā)變成了多功能小世界,每個設計師都在挖掘更多改造的可能性。之所以令設計師們如此興奮地參與到舊家具改造中,是因為,這些家具中保留著令人難以割舍的歲月的溫度。“每一件家具都會伴隨主人若干個年頭,在那些過往的時光里,它承載著很多記憶。”曲美設計總監(jiān)袁媛說。在好幾位參與“舊愛設計”的設計師看來,每一款家具的設計、選材,到制作方式,都是那個特定時段家居流行和家具業(yè)特征的反映,看到它們,仿佛看到一段家具制造史。
“以舊換新”引發(fā)全民低碳潮
在對以舊換新活動的持續(xù)跟蹤報道中,《廣廈時代》發(fā)現(xiàn)“家具以舊換新補貼”政策最大的魅力已然不是補貼本身,由此引發(fā)的全民低碳環(huán)保熱潮,更令人興奮。你今天節(jié)水了嗎,省電了嗎,主動放棄私家車改乘公共交通工具了嗎?這些我們腦中的“小事兒”,其實也是促成環(huán)保的“大事兒”。
盡量把生活變成綠色的,這是消費者的努力,而對于有機會制造更多污染的生產企業(yè)而言,任何一件與環(huán)保相關的決定都是大事兒。比如,2015年曾經將眾多家具制造品牌推上風口浪尖的“水性漆生產線改造”事件。了解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除了曲美家具,目前肯花費幾千萬元改造水性漆生產線的家具品牌并不多,而有些家具品牌為了躲避政府對于生產線環(huán)保問題的監(jiān)察,更大舉搬遷。
上述就是關于“家具“以舊換新”引發(fā)全民低碳潮”的介紹了,如果您還有相關問題需要了解,可點擊勝芳家具導航中的【家具知道】進行了解。